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您的生活服务帮手
目前出现的南北两款六代机,南边的显然图片量更多一些,基本涵盖了各个角度,包括机背图都有,而北边的试飞图倒是不少,但是基本都限于仰视拍摄的角度,而且高清版的都不太多见。
之前出现过一张侧面照,能够看出座舱盖与歼-16的双座舱非常接近,鉴于南边的六代机采用的是并列双座式设计,北边的串列双座倒也没多大的问题,毕竟六代机不仅仅是全向隐身和无垂尾设计这两项,更为重要的就是“忠诚僚机”也会成为选择项,而这就需要双座版的出现,毕竟飞行员不可能分心操作无人机,AI智能化也远未达到这种程度。
但从最新曝光的图片来看,有点意外,竟然出现的是单座版的座舱轮廓,较为扁平低矮,和双座版高高隆起的座舱盖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说实在的,这更让人确信,北六代的兼顾到了上航母甲板的需求,单座与双座齐活,相当的有意思。
各自目标的明确性和定位上的差异,南北都有量产入列的可能性存在,虽说两者试飞工作可谓是紧锣密鼓,而且是紧追不舍的状态,给人一种错觉这是双方在暗自较劲,为得就是最终的胜出,但从很多细节层面的差异来看,似乎又有着较为明显的定位差异,其实作为军迷,是相当贪心的,还是希望全部装备服役。
特别是海外利益的不断延伸,更需要强大的舰队来为经济利益保驾护航,鉴于海外军事基地较为匮乏的问题,舰载机层面的单机实力(当然也包括体系支撑)自然也就成为了关键所在,现在远未到固步自封的地步,唯有从各个层面实现整体碾压态势,才能安心发展经济。
同时看看水泥航母那宽大的甲板布局,很明显也是为未来“六代”舰载机上舰做好了前期铺垫工作,思来想去,也就北六代的造型较为符合上舰需求,特别是腹部高清图的曝光,那道浅浅的股沟更加说明了问题所在。
这里面还有一个细节,1月底实际上北六代是出现过双机飞行照的,虽说清晰度欠佳,但是至少证明,当时有两架试验机型(现在还不能称之为量产型,这也是为何笔者始终不提网传的歼-50命名的主因所在),不排除这就是双座和单座版同步现身的可能,只是那时候完全没想到这一层,关键是清晰度欠佳的情况下,腹部细节都无法看清,还想着其它的?
目前能够看出的也就这些细节了,完全是看图说话的性质,具体还得继续等待更多的高清图现身。
2025-05-29 07:00:01
2025-05-29 07:00:01
2025-05-29 07:00:01
2025-05-29 07:00:01
2025-05-29 07:00:01
2025-05-29 07:00:01
2025-05-29 07:00:01
2025-05-29 07:00:01
2025-05-29 07:00:01
2025-05-29 0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