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您的生活服务帮手
编辑导语:本田在国内发展不顺的情况下调整战略,是福是祸难以预料。
去年,本田试图以“烨”品牌为新起点,塑新在中国市场的形象。但从P7和 S7的市场表现来看,本田似乎对中国市场的了解还不够清晰。
如今,本田决心重新审视新能源市场,推出新的战略规划。虽然在产品动力和投入资金上有所缩减,但从其新的规划来看,似乎本田并未否决积极向电动化转型。
本田战略调整
5月20日,本田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未来将强化智能化、加速混动化,同时放缓电动化步伐。
本田表示,当前汽车行业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尤其在普及纯电动车的方向下,由于各地区的环境规制变化,导致纯电动车市场增长速度变缓,而经贸政策动向的变化也增加了事业环境的不确定性。
为此,在本田的最新规划中,鉴于当前市场增速放缓,预计2030年纯电动车的销量占比将会低于此前设定的30%的预期目标。同时,本田汽车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表示,已将截至2030财年的电动化及软件领域投资计划从原先的10万亿日元下调至7万亿日元(484亿美元)。
但本田也强调不会放弃电动化转型,并且从两个方向针对汽车电动化战略进行调整:一是以智能化为核心,强化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竞争力;二是调整动力总成产品矩阵,夯实事业基盘。通过切实推进此次战略调整,本田提出力争2030年汽车销量达到360万辆以上,其中作为主力产品的混合动力车型销量达到220万辆。
为此,本田在技术研发和成本控制方面积极布局。技术上,对独创的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及e:HEV混合动力平台进行全面升级,有望实现全球最高效动力总成目标,下一代e:HEV车型燃油经济性预计提升10%以上。成本控制上,通过与供应商联合研发、优化生产流程、推进部件通用化等举措,目标是将下一代混合动力系统成本降低50%以上,与2023年车型相比成本降低30%以上。
针对本田规划是否会影响在中国市场的产品投放节奏,一位接近本田中国内部人士表示:“本田在中国还是会按照上海车展发布的最新战略,继续加速推进电动化、智能化发展。”
但业内人士仍提出了疑虑表示:“放缓电动化步伐可能使合资公司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纯电动车市场中陷入被动。目前,中国纯电动车市场占有率前十的品牌里,自主品牌占据7席,发展势头强劲。本田若不能及时跟上节奏,恐将错失抢占市场份额的黄金时机。”
而在本田提出战略暂缓的背后是本田最新财报的公布和广汽本田P7以及东风本田S7销量遇冷。
财报不佳和中国市场发展遇阻
5月13日公布的2024财年财报显示,本田营业收入虽同比增长6.2%,但营业利润同比下滑12.2%,全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4.5%。此外,本田预测2025财年营业利润将同比下降59%,销售净额同比下降6.4%。
除此之外,本田在国内的销量也表现不佳。
本田中国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销量为4.37万辆,同比减少40.83%;1月至4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20.16万辆,同比减少28.20%。新能源方面,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4月合资车型新能源TOP10中,丰田、大众、别克的车型排名靠前,本田车型未能入列。
与此同时,被寄予厚望的广汽本田P7和东风本田S7也未能发挥作用。
数据显示,4月份广汽本田P7销量437辆。虽有销售日期只有半月的时间原因,也有竞品车型不断发力的外部原因;而其同门兄弟东风本田S7的销量则更为惨淡一些,4月份销量仅有62辆。即便是东风本田S7后续推出了一口价“19.99万元”,但对于销量而言并未有明显起色。
“目前,东风本田部分电动车销量不太乐观,这促使我们不断探索能打动中国客户的车型。”东风本田总经理渡边丈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东风本田将将深化与本土产业链的合作,实现降本提速,与中国市场同频共振。
总而言之,现阶段的中国车市早已不再是那个可以靠着引入成熟产品就能拿捏的区域市场。大众和丰田似乎早已认清现实,积极和本土供应链融合,造就大量本土电动车的出现。相比而言,本田的进度更为缓慢,但如今的市场格局和市场现状已经不允许它不做出改变了。
在新战略指引下的本田,已经到了在中国市场背水一战的时候了。
2025-05-27 12:58:21
2025-05-27 12:58:21
2025-05-27 12:58:21
2025-05-27 12:58:21
2025-05-27 12:58:21
2025-05-27 12:58:21
2025-05-27 12:58:21
2025-05-27 12:58:21
2025-05-27 12:58:21
2025-05-27 12:58:21